全运“粤”章 | 周嘉威:再次主场征战全运会,我有很多期待
广东游泳名将周嘉威
是全运会的“五朝元老”
共夺得8枚全运金牌
如今作为广东游泳队教练
他期待带领队员们
在十五运会中创造佳绩
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在广东举办,当时我只有18岁,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那届全运会游泳比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举行,很多亲朋好友来到现场观战。虽然当时的比赛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但我发挥出色,在主场夺得3枚金牌。
我赛前有点紧张,不过在决赛走到泳道前的时候,专注度就会立即集中到自己的游程上来,现场观众的呐喊声几乎都听不到了,那时的关注度只在比赛上。我认为,每名优秀运动员都应该是这样的,除非你不在乎这项比赛,凡是想冲击金牌的运动员,专注度一定都是非常高的。
周嘉威
一路走来,很多教练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罗兆应指导。我的父母都在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工作,罗兆应指导和我父母是同事,他总共带了我22年,把我当作亲生儿子一样。
亚运会金牌的含金量或许比全运会金牌的含金量更高,可是要比起夺得金牌的几率,我觉得在亚洲比赛夺得冠军比在全运会夺得冠军还相对容易。因为在亚洲赛场,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水平未必比得上我们国内的优秀选手。但是在全运会上,全国的高手都会参加,竞争特别激烈。就像我们的跳水和乒乓球等优势项目一样,中国运动员只要拿到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在奥运会赛场可能优势很大,但是要拿到全运会冠军就不太容易。
周嘉威
我对罗兆应指导很敬佩,他在运动员时代的成绩非常辉煌,1975年在第三届全运会夺得7枚金牌。我虽然拿到8枚全运会金牌,但那是参加五届全运会的总数。罗指导在运动员时代拿到的全运会金牌比我多,我曾经想超越他,但是比较难。现在游泳项目的时代完全不同了,中国的游泳水平达到世界级了,想拿多枚金牌越来越难。
现在担任教练,我当然希望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不过,当运动员和当教练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运动员只要练好并管好自己就行了,当教练要管理好运动员,为运动员着想,还要经常思考如何让运动员配合训练计划。每名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同的缺点,不能以自己以前当运动员的经验来要求现在的运动员。在全队常规训练计划的基础上,我会为每名运动员制订更加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和比赛模式。
在我主管的运动员中,成绩最好的是汪雪儿,她在2023年获得杭州亚运会金牌,2024年获得巴黎奥运会接力项目铜牌。汪雪儿是我的师妹,我2017年最后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全运会的时候,和她一起参加了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汪雪儿游仰泳,我游蝶泳。
周嘉威(左)和汪雪儿
后来我成为了汪雪儿的主管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会有一些摩擦。在训练理念上,我有自己的要求和观点,汪雪儿有她习惯的模式,因此大家有时会产生一些争执。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想往好的方面努力,争执会擦出很多火花,会涌现一些新的理念。我觉得大家都是想把训练和比赛搞好,都是想涨成绩,最终会达成共识。
虽然汪雪儿具备在十五运会冲击金牌的实力,但我认为一定要做好困难准备,因为国内有太多的高水平运动员。
即将带着一批年轻运动员踏上十五运会赛场,我有很多期待,希望更多观众来观赛,体验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全运盛会以及不同风格的城市风貌。
人物档案
周嘉威,1983年出生于广州,曾经以运动员身份参加过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运会,在男子100米蝶泳等项目夺得8枚金牌。周嘉威还参加过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男子50米蝶泳等项目夺得3枚金牌。如今作为广东游泳队教练员,周嘉威培养出杭州亚运会冠军、巴黎奥运会铜牌得主汪雪儿等名将,他将带领弟子们在十五运会上冲击金牌。
文/周嘉威、羊城晚报、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图/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