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内几乎被遗忘的漫长征途-达喀尔拉力赛
『由来』各位是不是经常在马路上看到有些SUV或者越野车后窗玻璃就贴了一个达喀尔拉力赛的标志?各位有没有和我第一次看到这个Logo有同一个疑问?这个比赛为啥要弄个木乃伊当Logo啊?
今天我们干脆直接先从这个Logo开始说起,其实达喀尔拉力赛的Logo这就是一个阿拉伯人围着头巾的图像,大概意思是比赛要穿越撒哈拉沙漠,代表风沙很大,赛事特别艰难,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的精神。萨宾曾说过一句名言:“我可以带你一起去敲击冒险之门,但打开这扇向命运挑战之门的是你自己。对于参加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挑战;对于没参加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梦想。”每年的元旦假期一结束,就有一场全世界范围内最顶级的汽车摩托车拉力赛事拉开帷幕,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达喀尔拉力赛。『遗憾』各位看我大标题,是不是又有个疑问,达喀尔拉力赛这项目前世界上最艰苦且没有之一的汽车摩托车拉力赛事为什么国内突然就几乎就无人问津了?2012年,央视取消了达喀尔拉力赛的转播。就在这时,全国观众突然就发现没有任何渠道去收看达喀尔拉力赛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永远都在进行的各地马拉松赛、各种龙舟赛。我并不是对这些比赛有偏见,我只是认为像这类比赛有啥必要拍某几个不停跑步的人几个小时或者不停划船的人老半天?个中原因我当然知道,这里就先不深聊了,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好友私下交流。
对于达喀尔这类比赛来说,本来在中国的受众面就不是太多。突然之间央视不转播了,就跟我之前讲过那么多品牌的故事一样,没有了比赛,品牌推广和宣传就根本做不了了,这样直接就导致国内广告赞助商和车队大量退出。这也怪不得人家,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不明智的。因为参加一届达喀尔的投入对于我们远在亚洲的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每个车队每年投入都会在千万以上,厂家和赞助商投入这么大就是为了借助央视平台来进行推广。所以不管原因是什么,总之到现在2020年初,我们已经没有办法通过任何正常媒体渠道去收看这么一个一年一度的盛会了,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遗憾。如果广大朋友知道现在有什么办法能看也劳烦给我留言说一声。(翻墙就算了,我认为还是要有正宗中文解说的比较能够接受)
『创立』现在正式开始聊聊达喀尔拉力赛。先从比赛由来说起,1977年,一个法国业余拉力摩托车赛车手萨宾(Thierry Sabine)在一场法国尼斯到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让的拉力比赛中,在沙漠里迷了路。被困三天三夜的他只能靠吮吸小石子保持口腔的湿润,等待救援。但是,被困沙漠生死攸关好像并没有让萨宾苦恼绝望,反而他开始审视起这片将他困住的沙漠来。他发现这地方真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拉力赛场,真是佩服他居然能在生死之交还能想这种事,心也是真大。于是在获救之后他就积极开始筹划起这个比赛,余生,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个星球上最具挑战性,最危险,最具传奇色彩的赛车活动上,直到1986年他因直升机事故去世(没错,又是直升机)。
很快,仅仅一年之后,1978年年底他就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1978年12月26号,这场伟大的比赛就开始它的第一届征途,比赛从巴黎出发,途径法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塞内加尔6个国家,历程10000多公里,共有182名参赛者驾驶摩托车,越野车和卡车参加比赛。大家向着终点达喀尔的玫瑰湖进发,1979年1月14日正赛结束。在第一届达喀尔拉力赛中,最大的摩托车赢家就是雅马哈了,在参赛的90辆摩托车中,有38名选手选择了TAMAHA 500 XT,其中有14人穿过了达喀尔的终点线,并且包揽了第一届达喀尔拉力赛的冠亚军。
但是在第一届达喀尔摩托车拉力赛中就出现了意外,一位来自法国的车手帕特里斯▪多丁因事故撞伤了头部,最终因伤重不治身亡。他是第一位在达喀尔拉力赛中殒命的车手,而他的座驾,恰恰也是 YAMAHA 500 XT。『路线』之后历届的比赛线路并不一定是固定的。有从巴黎跑到南非开普敦的,也有从达喀尔出来绕一圈又回到达喀尔的,各种线路都有。总里程基本就是一万公里左右,现在每年1月初开始进行。达喀尔拉力赛发展到现在,参赛车型也是多种多样,有两轮摩托车、四轮摩托车、汽车、卡车等。
说到这里各位是不是有个疑问?穿越这么多国家,有那么简单吗?我们一个人跑去旅行都是各种签证各种检查,这么多国家长距离的大规模人员转移,哪有那么简单?这也是我之前不懂的,因为你想这个道理,穿越这么多国家和地区,你以为只有车手一两个人去穿越吗?机械师、维修师、后勤保障、随队报导、救援人员等等,幕后工作人员可比你看到的多多了。所以说,各位发现没有,为什么达喀尔的路线是经过这些国家?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曾经都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当局和这些国家的协调比较简单,办事效率也会很高。那达喀尔拉力赛到底有多艰苦呢?首先既然是拉力赛,那么注定和铺装路面无缘。特殊赛段中参赛车辆全程几乎都行驶在沙丘、泥浆、草丛和沙漠等恶劣路况中。另外,赛车每天的比赛路程均几百公里,总里程更是上万公里,而在比赛之中车手们能获得的帮助也非常有限。驾驶、导航、挖沙、修车几乎样样都得自己来,想要获得车队工程师的帮助,那也得先开出特殊赛段,或者几乎放弃成绩等待T4卡车前来救援。而极端恶劣的比赛条件、极低的完赛率、极高的死亡率,却使得达喀尔拉力赛对几乎每一位拉力车手都有着无可阻挡的吸引力。
达喀尔拉力赛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场地赛都有非常明确的区别。我们都知道一般的场地赛,比如WSBK、WRC、motoGP、F1、纳斯卡这些比赛,比赛的路线都是非常固定的,或者说你都有机会去探路或者至少提前走一遍的。
但是,你知道达喀尔拉力赛组委会是什么时候告诉你比赛路线吗?明天要比赛了,那么今天晚上,我会把路书拿给你,你拿去准备吧,就这样。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提前走场探路。
你就算再有钱有本事让其他人连夜去探路,那么希望你不要被发现,一旦发现,全年成绩取消直接逐出本届比赛,就等于直接红牌下场了。
另外,每年达喀尔的所有路段路线都是不同的,每年为了开辟新线路组委会都会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所有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让你完全不知道明天即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因为达喀尔拉力赛考验的就是参赛者临场应变能力和比赛经验。
『路点』达喀尔还有一个巨大的难点。你在拿到路书之后,并不像我们平时开车一样手机导航打开一路过去就完了。
路书上面会有很多具体的点,你必须驾车驶过所有这些路点你的比赛成绩才有效。更过分的是,绝大多数路点你在GPS上根本看不到,这就是所谓的隐藏路点。
所有我说的这些路点你最多要在它200米范围之内经过才算是打卡成功,否则你就去转吧,因为错过一个路点你就面临长时间的罚时甚至取消比赛资格。
各位可以脑补下,我都不说达喀尔了,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不熟悉的地方,让你打开手机导航找一个门市铺面,有几个人能一下就找到一次就成功的?
更何况在达喀尔这种可以说是异常艰苦的人间地狱的场景里。这么说你就能理解这项比赛难度所在了。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能理解为啥之前在转播过程中时不时会看到车手们对向而行的画面了?因为他们之中肯定有人在找路点的时候迷路了。
由以上各种实际困难带来的还有一个对车手来说绝对的难点,这也是为啥我们中国车手没法像什么乒乓球跳水一样动不动就拿第一。其实我很讨厌第一不第一这种排名,有意义吗?对于达喀尔来说,真的只要参与,只要完赛那就是冠军,有本事你上啊,所以说真的看到一些键盘侠水军连规则都不懂就在下面BBB就烦。这个绝对的难点就是每个车手很难将比赛节奏维持在一个良性循环之下。
各位再想象一下,如果你考驾照,每一门考试都能一次性通过是不是心情会很舒畅,后一门考试通过的几率也就越高?
反之就会越来越糟糕?经常是不是听说有考了n次都没通过的人,这就是心态崩了。
达喀尔也是一样,一个赛段不顺利成绩差了甚至出事故翻车了,那后面随之而来的比赛也会越来越糟糕,身体状况和心态也会越来越差。
同时因为赛事组委会不可能让几千人停下来等你,所以说真的能在达喀尔完赛就已经是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了。
『赛程』
下面再来具体来说说达喀尔的大致赛程安排。这么一万多公里的路途,会被组委会分隔成十几段,每一段会分为“行驶路段”和“特殊赛段”两个部分。其中,“行驶路段”就是我们通常所知的类似国道高速公路这些铺装路段。车手需要将车子行驶到所谓的比赛路段,这些路途是不计入比赛成绩的。有几点要说的,请注意行驶路段你必须要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如果你违章了,当地警察该罚你就要罚你,该扣车就要扣车。另外组委会对行驶路段是有时间规定的,你不能早到也不能晚到。“特殊赛段”就是我们能够在转播中看到的非铺装越野比赛路段了。
说到这里各位是不是又要问,时间这么紧凑的比赛,车手都在全力以赴高速比赛。但是所有后勤保障人员为什么每一站都比车手还快就在下一个路段终点等着这些车手了?都有机器猫开任意门吗?当然不是,这也就是达喀尔为什么一年只能举办一次的原因。因为每一段比赛都是一次数千人的复杂的人员迁徙活动,而且这些迁徙全部发生在这些比较落后且社会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的国家,组委会和后勤保障队伍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各位是不是还曾记得,我们中国的任贤齐、韩寒这些公众人物也参加过达喀尔拉力赛?这也是达喀尔和WSBK、WRC、motoGP、F1、纳斯卡这些比赛不同之处。它的参赛车手并不局限于职业车手,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业余车手和改装得并不是那么过分的车型。所以可以看出,达喀尔拉力赛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心理相比这些职业比赛来说还是没那么强烈的,“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永远是这项比赛的主旋律。
说了这么多,大家就可以看出一位好的达喀尔车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了。资源、配合、天赋、体力、技术、心态、运气,缺一不可。他能够在如此恶劣复杂的情况下,协调好自己能够控制的一切,将这一切都理顺后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说,达喀尔就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一样,这些因素不就是我们个人取得成功所必须吗?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站上达喀尔领奖台的选手,甚至你就看我们中国著名的达喀尔车手卢宁军等是不是通常他们年龄都比较大?总的来说,因为他们都具备更深的人生阅历,有个更平和的心态,有更好的调节能力,可以看出达喀尔这种开放性比赛技术和比赛能力真的不代表你一定能获胜。达喀尔拉力赛至今都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这是因为其巨大的危险性。从1979年第一届开始一直到今天,事故与伤亡在达喀尔的赛场上从未断绝。历年的比赛中,已经有60多人由于这项比赛罹难。包括赛车手、赛会人员,也包括观众、甚至无辜的路人,就连大赛的创办者萨宾也是在1986年死于乘坐的救援直升机事故。
『困难』
现在可能新车迷听我一说达喀尔,一定会问:诶?明明达喀尔是个非洲国家,为啥现在比赛都在南美洲举行呢?没错,最早的达喀尔拉力赛确实是大多数赛段一直在非洲,2008年比赛即将开始。就在比赛的前一天,当所有比赛准备和人员都到位的时候,组委会称因为毛里塔尼亚国内的恐怖主义扬言要对这次比赛进行武装袭击,当地无法保证大赛参赛人员与观众的安全,2008年的比赛临时决定取消了。当时,对于所有参赛人员来说这个消息都无异于是当头一棒。毕竟大多数参赛车手都是举毕生心血和财力来参加比赛。如果不是专业车手,这个无论是精神损失还是金钱损失都是致命打击,甚至这一生也无法参赛了。(写到这里我再次心里默默问候一遍全世界恐怖组织成员的家人)
正好这个时候又遇上了全球的金融危机。所以组委会就在2008年5月份宣布,比赛从2009年起离开非洲,移步至南美洲举行了,南美洲人民的热情也充分在这个比赛中展现给了全世界。那一年也是我们中国摩托车车手第一次参加达喀尔比赛,金城车队魏广辉、陈建国两名车手和以个人名义参赛的李志恒就是我们中国达喀尔拉力赛的先行者。时间来到2020年,继非洲与南美之后,达喀尔拉力赛又移师中东,主办方与沙特阿拉伯签订了5年的合作协议。一直到2024年,达喀尔将会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举行了。
『赛车』
再来说说达喀尔拉力赛的赛车。我们暂且只说2001年之前,那完全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雅马哈、本田、宝马、卡吉瓦都获得过达喀尔拉力赛摩托车组的冠军。
1998年,KTM开始参加巴黎至达喀尔拉力赛。是不是觉得:诶?1979年就有达喀尔赛了啊?1998年KTM才开始参加达喀尔啊?怎么感觉只要一说起达喀尔就是满屏的KTM橙色?
没错,就是1998年。首次参赛KTM品牌就包揽了第二名到第十二名的成绩,是不是很恐怖?
可能你要问,这种军团式的压迫,居然第一名不是KTM啊?说的没错,第一名是雅马哈,这一年是雅马哈八年内的第七个冠军,冠军车手完全够得上一期致敬传奇。
他就是和舒马赫、勒布、罗西等人齐名的彼得汉塞尔,这一年是他作为摩托车手参加达喀尔的最后一个冠军,也是到2020年雅马哈达喀尔赛的最后一个冠军。
你知道彼得汉塞尔怎么不参加达喀尔摩托车比赛了吗?因为他去参加达喀尔汽车组达喀尔比赛去了,他至今一共得过6个达喀尔摩托车组和6个汽车组冠军。
这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要知道无数的车手,想要在达喀尔完赛都是一个难于登天的事。
1999年和2000年,达喀尔的冠军也不是KTM,是塞恩科特驾驶宝马摩托车取得的。
但是从2001年开始直到今天,我都不用说什么了,看上图那篇耀眼的橙色吧。
KTM实现了达喀尔摩托车拉力赛前无古人也很难后有来者的令人绝望的19连冠,这个数字还需要多说什么吗?
KTM的赛车不光是性能优异,基础款KTM赛车价格也便宜,品牌成绩又好参赛规模又大,零配件也无需多说极其得好找,这个良性循环就一直这样持续了下来。
目前一半的车队赛车都是KTM,这种AOE式的碾压之势就现在看来就跟中国跳水队或者中国乒乓球队一样的令人不寒而栗。
2020年,本田在第一届在亚洲境内进行的达喀尔拉力赛中终结了KTM在摩托车组上的19连冠。
而在今年,2021赛季,本田车队的阿根廷车手凯文·贝纳维德斯凭借不到五分钟的轻微优势夺得摩托车组冠军。
而同车队车手里奇·布拉贝克紧随其后,以47小时23分10秒的成绩冲过终点,将亚军奖杯收入囊中,第三名由KTM红牛车队的山姆·桑德兰摘得。
既然都说到了摩托车,那么汽车组中哪个品牌夺冠次数最多呢?
第一名那当然是三菱。三菱凭借一款车型三菱帕杰罗征战达喀尔拉力赛可谓战功赫赫,28次参赛,12次夺冠,至今没有哪一款车型可以超越。
三菱帕杰罗1983年开始参加达喀尔拉力赛,一共为8位车手拿下了达喀尔汽车组的冠军。
第二名是标致。标致在达喀尔拉力赛上征战历史同样风光无限,它一共夺得了七次冠军。
第三名是MINI。X-RAID MINI JCW车队的法国车手彼得汉塞尔与领航员爱德华·勃朗格,以44小时28分11秒的成绩获得了汽车组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汉塞尔曾获得过多达13次的达喀尔拉力赛冠军。
这也是MINI的第六个达喀尔冠军。
达喀尔仍会继续,依然会有无数人为了梦想,为了挑战自我冲进茫茫荒野。
会有人实现梦想,也会有人魂断赛场,但是作为人类挑战自我的表现,达喀尔拉力赛必将继续书写人同机械与自然抗争的壮丽诗篇。
- END -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一键三连。感谢您的关注和转发!【原创话题】摩托车的细节与操控【原创话题】新品潮货【原创话题】摩托车与生活【原创话题】时事瞎哔哔【原创】日系摩托车品牌故事【原创】欧系摩托车品牌故事【原创】美系摩托车品牌故事【原创】国产摩托车品牌故事【原创】经典车型品鉴【原创专题】电影中的摩托车【原创】摩托车装备浅谈
【原创专题】摩友风采